很多卖家经常阅读我们的公众号文章,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希望我们能出一个整体的课程。
这不,还愿来了~打磨了一年之久的《跨境电商财税合规落地班》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7约30日-31日,杭州,不见不散~
当然很多卖家对我们的课程有很多疑问,这里挑出一些大家关心的点做一下回复:一、现在合规课那么多,我听了都大同小异,你们的课又和别的课有什么不一样?确实,不少卖家可能已经上过两三种合规课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再来听弘智程的合规课呢?因为,我们的课,讲的是落地,注重的细节,这是别的课不会讲的。
你想想,为什么很多卖家听过了很多合规课,思路都懂了,但回去实操的时候是觉得这儿有问题、那儿有问题?
那是因为别家只讲合规的整体逻辑、思路,不会讲细节,为啥?
因为怕讲多了学员就不找他们做顾问服务了!
而我们的课注重的就是细节,包括了很多我们顾问服务的细节内容:
很多人说你们把这些细节都讲了,就不怕客户不着你们做顾问了、影响你们的顾问业务吗?
其实,我们的顾问项目一直都同行定价高30%-80%左右,还是依然有人找,是因为我们的顾问服务更细致、更全面。
跨境电商财税合规这个事情,别人看着简单,其实很多弯弯道道,不懂的话就很容易掉进坑里。
一些卖家反映,我们的合规课比同行贵一些,其实,因为我们讲了更多细节,自然就贵一些, 老师备课也更辛苦,学员学的东西也更多。但其实总体对卖家来说,学到了更多,性价比反而是更高的!三、你们的合规课为什么要上两天,是不是为了多收钱?现在市面上有一些跨境电商合规课,只讲半天或一天,确实是价格也便宜,只要几百到一两千不等,但卖家上了反馈说,很多细节没听到,自己就学了个大概~我们的合规课,之所以设置两天两夜(晚上是总结答疑),是因为这样才能解答卖家更多的疑虑,能把“坑”提前给卖家讲清楚:
- 一天/半天课,讲了跨境服务费免税,就没法讲具体卖家什么情形适合规划什么样的服务型公司,更没法讲每个服务具体怎么定价,老板回去还是“一口价”模式收费,根本解释不清楚自己的业务!
- 一天/半天课,讲了跨境电商出口退税的模式,就没法讲现在跨境电商出口退税为什么这么慢?卡壳点在哪里?哪些税务局没有规定的资料也要提前准备?哪些地方容易导致退不了税?
- 一天/半天课,讲到香港模式,只能讲为什么收入要放到香港公司,却讲不了什么时机放到香港公司、放到香港公司一下子收入变大怎么办?卖家现有的资金、库存又要怎么装入香港公司?
- 一天/半天课,讲了卖家要通过出口贸易/出口服务等方式把境内公司业务做起来,却没法从底层逻辑讲清楚卖家要把多少的利润转回境内?不同阶段/类型的跨境卖家又应该有几家公司配合转回利润?转回利润的过程有什么风险点需要提前规避?
所以我们才要设置两天的内容,这样才能讲明白、讲透彻!不然,卖家根本不用出去上课,把我们的公众号看完就行了!
课程开始,老师就会讲到最新的数据报送的新规,重点是讲一下卖家关心的点,比如:- 报送数据到底有没有窗口期?在这窗口期,怎么迅速合规?
- 以前公司账面没做什么收入,现在如果都按电商收入报了,收入一下子变大,会不会反而导致稽查?
老师先从逻辑层面讲卖家现在、未来应该怎么做,让卖家放宽心、有方向。而后剩下的时间都会围绕“要合规、要落地”展开讲解各方面的细节,让卖家从根本上应对数据报送的问题!前面讲了这么多,那很多卖家关心了:你们的课究竟具体讲什么内容?我要看看究竟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平台数据报送”新规来袭,跨境卖家如何快速应对?从不合规到合规又该如何平稳过渡?
- 在平台报数据的新环境下,电商收入是放在各个店铺公司,还是按原来的模式放在香港公司?分别又该如何操作?
- 原来境内/香港公司账面收入很少,现在要合规确认收入了,这一下子变大了很多,要怎么平稳过渡?
- 都说合规要从搭建架构开始,初创/中型卖家分别要怎么搭架构呢?是用现有的店铺公司还是新设公司?没有这么多地址怎么办?如果要变成控股关系,关联交易的风险怎么规避?
- 都说跨境服务是免增值税的,但是也听说有人被查的,他们做服务收入、拆分公司为什么会被查?我们公司没有IT、没有生产、没有仓库,要怎么规划不同的公司?分别要配置什么样的人员进去?我公司是设两家还是四五家公司好?
- 我感觉别人规划的“跨境服务贸易”特别假,我们如何做到在真实的业务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服务定价又该是全年“一口价”还是按订单/工作量来定价?
- 出口退税如何定价?是不是做了出口退税,我的跨境业务就合规了?
- 现在跨境电商做出口退税都在被问“是不是做亚马逊的?”,如何回答?我们跨境卖家做出口退税,又有什么资料清单,让我们提前应对的?
- 香港公司的电商账要怎么做?现在我们是流水账,转电商账的话,要怎么转?收入、利润一下子很变大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