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跨境资讯 > 跨境财税知识

税务局曝光3起未依法办理个税汇算清缴案件!卖家老板&员工个人收入成稽查重点

来源:本站作者:弘智程时间:2025-06-24

近期,多地税务部门曝光了3起自然人纳税人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偷税案件。

有些朋友发现,税局在曝光这些案件过程中,居然都是直接把他们的全名亮出来,而且有些补税也就十几二十万,也被实名曝光了,对于个人来说,实在是一件既丢脸又影响前途的事情

image.png
我们平时看到一些查企业的,涉案金额一两千万的都只是说“某某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名字也没用全名,用的是“李某”,充分了保护了纳税人的隐私。
为啥这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没好好报,偷税十几万,就要被曝光全名呢?
其实,大家可以想想,2019年为何突然个税改革,又突然上线“个人所得税APP”,还不停地发短信让每个人上APP去完成汇算清缴呢?
image.png
就是因为相比国外,咱们国人的纳税意识还是欠缺,很多人不管是打工拿工资,还是创业开公司,多多少少有偷税漏税的情况,现在国家财政日趋紧张,怎么办?
增加国人的纳税意识势在必行!
所以,个人所得税改革在这几年尤为重要,所以即便是十几万甚至是几千块的补税,税局都会打电话给你“催款”,让你及时去做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那么,个人所得税管理趋严,跨境电商卖家出现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了:

  • 利润直接打老板个人卡
  • 老板通过境外账户隐藏收入(现在税局都在追缴境外未完税收入)
  • 老板、合伙人、高管的分红通过税收洼地套现等方式发放
  • 员工部分工资直接用第三方账户打款不报个税

在如今个人所得税监管得如此严的今天,这些做法的风险是越来越大了,要引起卖家们的重视。
接下来就来逐一排查跨境电商企业的老板、合伙人、高管、员工在人所得税以及汇算清缴上的雷,以及优化建议。




01   分红伪装成咨询推广费,或直接打个人卡,风险畸高


这次税局曝光的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第一个就是一个高管偷税的问题

image.png

这个原公司总裁林忠海,将一部分薪酬伪装成工程款,想必是他让公司用工程款的形式打给项目承建商和分包商,然后再让承建商和分包商打到他的个人账户。

税局没有公布这个案件侦查的过程,不知道这个林忠海是怎么被查到的,但我们估计,要么是被承建商或发包商举报,要么这家上海公司或者承建商、发包商被查账,刚好发现了这个问题。

image.png

图源网络,与此案件无关

跨境电商卖家要警惕起来,有些财税中介说有一招省个税立竿见影,那就是“把员工变成顾问”,比如

图片

图片

某高官李总年薪80万,个税交15万,太心疼了,不愿意!

老板让财务把他工资拆成“50万工资+30万战略咨询费”,30万用他小姨子在外地开个个体户开咨询费发票给公司,个体户可以核定征收,税率只要1.5%,立马省税8万

图片

但是这种做法漏洞多多,非常容易被查出来。

一来,“咨询费”这种发票这几年查得非常严,因为太多人虚开这个明目的发票了,金额一大就会被盯上;

二来,现在能核定征收的地方基本都是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比如湖北、海南、河南一些县市,接受这些地方的发票,一看就有问题。

image.png

当然,也有一些大城市,甚至是省府、直辖市,为了招商引资,也会出台核定征收政策,比如合肥、杭州一些地方的园区,还一直在推这种政策。

image.png

这些大城市的企业提供咨询费,或者推广费等,看起来还挺正常的,但这种一经推出,就会有大量中介开始疯狂推广,从这些地方大量虚开发票出来(通常是特定的园区里的企业),很容易被税务局关注

上个月就有卖家火急火燎买机票前往上海,我们问他这么着急去干什么?

没想到是因为他3年前在上海通过一家个体户套现了60万,结果被上海税务局查出来了,通知他尽快过去补税!

image.png

所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当时可能很快地拿到了《完税证明》,认为自己都是“税后收入”了,肯定没问题,可是经不起查,而且税务查偷税漏税可是没有期限的,几年前的套现行为可能都会给翻出来

特别是现在核定征收都是在取缔的行为,各地政策都不稳定,以前利用个体户走账的黑历史也有可能被扒出来。

image.png

当然,直接打个人卡更不好!

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提高境内各公司公账流水,合法变为公账收入;再通过搭建家族避险等主体的顶层架构,部分分红保留在顶层架构中,部分分红合法分红至个人账户,在合规的前提下充分降低税负。




02  第三方账户发员工工资:暗藏风险 

我们在跟跨境电商卖家聊的过程中,发现自从个人所得税增加了七项专项附加扣除、个税税负变低后,很多卖家都把从公账发工资的额度提高了,从以前的5000提高到8000-10000

但我们认为,仅1万元从对公账户发,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有运营等岗位员工实际拿到的工资可能超过2万甚至更多。

image.png

前面讲过,个人所得税是现在税务监管的重点方向,公司“帮”员工省税,本意是想为员工着想,但万一被查到,自己还要背一个“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的锅,也要罚款,而且未代扣代缴10万以上也一样入刑

image.png

况且我们在跨境行业多年 ,也见过不少员工拿着公司用私账给自己发工资的证据,去告公司的案例。去社保局告还好了,去税务局告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每次跟卖家谈到这个,态度都是:

公司尽量强势一些,跟员工讲明,公司要合规,员工个人也要合规,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原则上所有员工的工资都要对公发放。

如果实在个别员工的工资太高,我们再去合理规划。


03  个税汇算清缴:千万别瞎报专项附加扣除项!


这次税务部门曝光的3起案件中,有2起都是跟违规填写专项附加扣除有关的

image.png

可以看到,第一位王青松和第二位李超,都是虚假填报了大病医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最后还要被实名曝光,真是得不偿失~

而且~感叹他们居然被税局多次提醒还不知悔改!

大家都知道,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填报专项附加扣除,并不需要提交什么证据,一些人发现:

  • 租房也不需要上传租房合同,我随便填个地址,就可以按“住房租金”每月多扣1500了,这不香吗?

  • 赡养老人这项,独生子女每月扣3000,非独生子女只能扣1500,相差这么大,我就填个独生子女吧!反正我这点钱也没人查!

  • 我MBA已经毕业了,但是“继续教育”这项反正也不用提交上学的证明,我就继续扣!

但是,我们看到的现状是,不少“乱填”专项附加扣除的人,都被查了出来,经常能看到税局关于“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偷税案件”的通报

当然,如果以前年度瞎报了,也蒙混过关了,也有可能在以后年度被查出来,但那个时候就不止补税了,还有滞纳金和罚款等着。

所以,在这里提醒所有企业老板和员工们:

一定要如实填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一定要如实填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一定要如实填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我们之前的文章《6月30日截止!2024年个税汇算清缴要特别注意这三点,不然退税变补税!》有七项附加扣除的详细扣除标准和细节,大家可以再去仔细看看。



跨境电商企业想要解决老板、合伙人和员工的个税问题,最后还是得回到公司整体的合规。
如果只考虑个人所得税问题,会导致公司账面工资支出很大、其他支出很少,且收入也很少,不小心又带来更大的问题。
所以,从商业模式出发,重新设计公司的架构、业务流、资金流等,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让企业长足发展。
跨境之路,弘智程愿伴您左右。

image.png

客服
热线

173 2233 7066/181 2600 1357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微信
咨询

微信咨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