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关税至125%,还要到400%!
首先是4 月 8 日晚上,跨境圈被一颗 “关税核弹” 炸得人仰马翻 ---
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官宣:因中方未取消报复性关税,从4 月 9 日 12 点起,在原有 20% 全面关税 + 34% 对等关税基础上,再加 50% 附加税,直接把对华关税拉满至104%!
然后特朗普“生气”了,立马表示对华关税提高至125%,立即生效!
随后,特朗普又开始他的“疯子宣言”,说中国敢加征报复性关税,我就要加中国400%的关税。你没看错,是400%!

有意思的是,这次欧洲终于坐不住了,因此前年 3 月 12 日,特朗普政府对欧盟钢铁和铝征收关税, 4 月 2 日还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全面征收 20% 的关税。
你老美对盟国都敢加征关税,现在中国对你老美大打出手,我还有什么好怕的?来来来,25%关税礼物请查收 ---
当地时间4月9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首轮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将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关税。

Part 02
T86也取消了,小包卖家何去何从?
4月8日特朗普除了对中国加征50%关税,还直接给小包卖家扔出一个雷:
5 月 2 日起,大陆及香港发往美国的800 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资格全面清零!
而且还说:要么交 90% 天价关税,要么每件硬掏 75 美元。。。
关键是,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取消就算了,客单价高的产品,咬咬牙也能交,问题是关税也太吓人了,要交90%!或者每件交75美元,从6月1日开始还要翻倍至150美元!
你没有听错,是90% or 每件150美元!
真是特疯子~
相当于一件成本10美元的衬衫,关税后价格翻倍至19美元(或85美元),TEMU、SHEIN 这类低价出海平台的全托管模式彻底干不了了,幸好平台Temu等平台早有先见之明,早在去年就开始大力推行半托管模式,从海外仓直发。
只是,海外仓模式现在也要交125%的关税,虽说普遍低报,但面临着抽检越来越严的美国边境,怕是成本还是得飙升。
5月2日开始执行,还有22天,留给小包裹卖家的时间不多了,要么大力推行海外仓模式,要么大力开发欧洲等其他市场,卖家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
Part 03
空运价格狂飙
当下,关税 “倒计时” 已然成为跨境卖家的 “生死时速”。为规避 125% 的叠加关税成本,美线空运市场彻底 “炸锅”。
以深圳至美国航线为例,4 月初运价从3.99 美元 / 公斤一路飙升至5.5-6.2 美元,加急订单甚至突破7美元关口,不少货代坦言 “10 年来没见过这么疯狂的抢舱潮”。
跨境企业纷纷利用空运这一紧急通道,提前囤积一些高关税商品,试图避免后续成本的过度增加。
无独有偶,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也在关税风暴中上演了一场 “紧急大挪移” ---
这正是苹果为应对 4 月 5 日生效的 10%“对等关税” 而实施的 “闪电运输”,足见关税压力之下企业行动之迅速与果断。
Part 04
卖家反应:心态分化,应对策略各有千秋
与空运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卖家们这次对于加关税的态度差别特别大。
与卖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选择 “躺平” 的卖家不在少数。
有卖家无奈调侃道:“关税加 20%、30% 的时候,我还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抬抬价、或者从利润里挤一挤,现在好了,加征幅度这么大,干脆不用想了,就让美国人自己承受高物价吧。”
当然,也有不少卖家积极应对。
跨境大卖巨星科技在关税新政出台后的第二天,就果断宣布涨价,试图以此来应对短期内成本增加带来的冲击。
同样,安克、致欧等企业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涨价计划。
一些卖家表示:“不涨价根本难以为继,供应链已经不堪重负,无力承担加征的关税,我们甚至还打算降低促销力度。”
当然,卖家们也深知特朗普政策反复无常,谁知道会不会一觉醒来,特疯子就说反悔了,对华关税暂停?
所以,有一部分卖家比较冷静,等待政策的进一步变化。
Part 05
另辟蹊径:市场拓展与迂回政策
当然,现在有更多的卖家是在积极谋划新的发展路径。
一方面,他们将目光投向其他市场,欧盟、韩国、俄罗斯、中东和东南亚等地成为新的业务拓展方向。
最近大家也在向我们咨询欧洲市场的 VAT 和海外仓相关事宜,意图布局欧洲市场。
近期,速卖通、TikTok Shop 等平台也敏锐察觉到这一趋势,大力招揽卖家入驻欧洲站,以及韩国等新兴市场。
另一方面,卖家们在物流运输路线上也动起了脑筋。
产品绕道越南出口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不少卖家此前已经开始走更迂回的路径:先把货物发到柬埔寨,然后不直接运往美国,而是转运到墨西哥,再利用美墨之间相对宽松的贸易规则,进入美国市场。
对比 2019 与 2024 出口量数据可以发现,与 2019 年相比,2024 年柬埔寨的出口量增加了 114.9%。
不过,如今这种“曲线救国”的路子貌似越来越难了,且行且珍惜。
一方面,美国这几轮加征关税不止针对中国,还把镰刀对准了东南亚 ---
柬埔寨、老挝、越南和缅甸等国被加征的税率较高,分别为 49%、48%、46% 和 45%;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被征收税率分别为 37% 和 32%;文莱、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处境相对较好,税率为 24%、24% 和 18%;
新加坡被加征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
虽然看起来整体关税还是比中国现在的125%低了不少,但毕竟美国现在对东盟国家原产地正在进行穿透审查,中国卖家想要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简单组装然后再出口,风险越来越高。
最后,还是得靠自身硬
说来说去,面对越来越高得离谱的关税,好像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到最后,还是得“打铁还需自身硬”,品牌化转型,技术加持,进一步增加自身产品的护城河,增加溢价能力,似乎成了卖家唯一应该坚持的长期路线。
而Temu等平台的低价路线是否还能奏效?将会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铺货的路子越来越行不通,要么转型做精品、品牌化,要么精准开发其他市场,艰难路上,让我们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