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税务局刚刚发布《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1688平台在6月27日就紧接着发布了《1688平台发票争议处理规则》,成为第一个配合税局合规的平台!

《1688平台发票争议处理规则》提到,所有交易订单默认含税价,根据《发票管理办法》,1688商家有义务为买家开具发票:
(1)加入“发票保障服务”的商家,承诺15天开票(在本规则中称“承诺时间”)的,商家应在承诺时间内开具等额合规的增值税发票并将发票原件提供给买家;
(2)未加入“发票保障服务”的商家,应在买家首次提出开票要求的30日内为买家开具等额合规的增值税发票并将发票原件提供给买家;
(3)发票要素必须正确,包括票种、金额、买卖双方信息、商品名称等,错误开票将触发违规处理。
1688平台商家以后要合规了,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也是一个大事儿,因为许多跨境电商卖家或多或少都有在1688平台上采购。
而跨境电商企业作为平台上的买家,通常都会注册一家境内公司或个人作为买家,然后在1688平台上采购。
新规出了后,1688平台绝大部分供应商势必走向合规报税,意味着可能大量订单会开票给跨境电商企业的境内买家账号。
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企业的境内买家公司会拿到发票,有进项就得有销项,得做收入,不然公司长期只有采购没有销售,肯定会触发预警。
所以,拿到进项发票的境内买家公司有两种选择:
1)自主报关出口,这样出口收入还是免增值税的,公司只需要按利润来交一点企业所得税,还能接受;
2)但问题是,1688平台上采购的大多都是样品、散货(如果是交易量大起来,通常会转线下),报关很不好操作;
而如果不能报关,则意味着需要内销收入,不仅要交企业所得税,还要交增值税!
如果境内买家公司采购量很大,拿到了很多发票,就需要有很多的收入,势必会变成一般纳税人,这时候要按13%来缴纳增值税。
如果拿到的发票是13%的专用发票还好,还能抵扣;但如果拿到了很多普通发票,也不能抵扣,增值税税负就会比较高。
那怎么办呢?
网络上很多文章建议跨境电商企业改为香港公司注册买家账号,这样1688供应商就会开发票给香港公司,而香港公司不交增值税,只需要缴纳利得税(即企业所得税)。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但很多跨境电商卖家用香港公司注册买家账号时,却发现无法进行企业认证。
如果还是得用境内公司注册买家账号采购,怎么办呢?
其实,前面《1688平台发票争议处理规则》提到的1688商家必须要开票的情形,以及多少天之内必须要开票的情形,都是为了应对平台上的买家。
我们大家都知道,国内的电商平台,基本上都是买家申请开票了,卖家才会把票开给买家;如果买家没有申请开票,大多数卖家是不会开票出来的。
这里要给老板们说一个税务方面的小知识:国内公司税务合规 ≠ 开发票!
不开发票的订单,在税务申报时,可以申报为“未开票收入”。
其实“未开票收入”就意味着“零散收入”,通常在企业的销售对象众多、每一个销售对象的销售金额又很小、企业不开票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全部合并申报为“未开票收入”。
所以,即使1688商家不开票给跨境电商企业的境内买家账号公司,也不代表他就不合规,他可以在税务申报时将这些不开票订单合并申报为“未开票收入”,一样是合规的。
所以,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问题就迎刃而解,不去申请发票就好了。
这样买家账号公司没有进项发票,还是可以按以前的模式,采购计入在香港公司。
当然,我们在这里也要提醒几点:
(1)财务要警惕1688供应商有没有没打招呼、偷偷地开票给买家账号公司(还是有可能的),所以要时不时登陆电子税务局,看公司有没有收到发票;
(2)未来有可能税务局会督促1688商家主动开具发票(即使买家不申请),毕竟1688平台是一个批发平台而非零售,届时跨境电商企业要做好应对措施;
(3)1688平台采购若还是坐在香港公司,切记要全额、准确地计入香港公司的“存货”中!
现在境内外平台都要报数据了,跨境电商企业即使用香港公司辅助合规,香港公司也要在收入、采购等方面做好全方面合规的动作,不然未来容易被境内税局要求按亚马逊等海外平台收入在境内补税!